听力筛查都过关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不能太大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还在上升。因此,要注意避开损失听力的各种高危因素。

小儿期耳损早期多不易发现,而感染性中耳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以小儿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耳损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耳损最为常见。临床上经常遇见家长反映孩子耳内有皮屑、发臭,这可能是婴幼儿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作为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长久不愈,可能导致继发鼓膜穿孔,损害听力。此外,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病原体及分泌物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如果中耳炎反复发作,也会影响听力,甚至有些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
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儿童来说,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家长忽略,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一旦察觉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同时,氨基甙抗生素对极少数人群是有耳毒性的,要注意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尽量避免应用此类抗生素。日常生活中,注意头部的保护,避免外伤导致耳损。
助听器行业网特别指出,长时间暴露于中低强度的连续噪声中,可致慢性听力损失,即噪声性耳损。建议孩子尽量不用或少用随身听,如果用应在安静的环境中用,避免声音过大。如果音量有10档,那么应开到6档以下,而且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这样对听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出现听力损伤要尽早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