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存在听损问题,那么摆在父母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干预?

干预的手段有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中度听力障碍,需及早佩戴助听器,并定期随访以调配助听器适应听力障碍程度的变化。
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若在4月龄内发现,可佩戴助听器并随访观察其效果,若发现助听器补偿效果不好,则对神经性听力障碍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可能很多家长会有疑惑,为什么计划要植入人工耳蜗了,还要佩戴助听器。这是因为孩子的听觉皮层需要声音的刺激,越早接受刺激越好,同时佩戴助听器可以判断孩子的听觉通路是否完好,是否符合植入耳蜗的标准。还有的孩子即使是重度的听力损失,佩戴助听器之后发现效果也很好,可能就会考虑放弃手术。我们也发现很多术前佩戴过助听器的孩子植入后的效果要比未佩戴的孩子好。
儿童助听器的选择:儿童助听器的种类,品牌很多,家长该如何做选择?第一个标准是:功率要满足孩子的听力需求。功率确定之后,就是要选择助听器的功能。
对孩子来说有这样几个功能是很重要的:
孩子处于语言学习发育的时期,影响口齿清晰度的关键我们都知道是辅音,相信大家听到过听力不好的孩子讲话,很多是有大舌头的感觉,所以选择一款能放大更多的辅音成分的助听器就很重要。
助听器的低压缩阈技术,确保了20dB HL的细小声音信号被启动放大,孩子听到言语的范围更广,获得更多的轻辅音。
儿童在“声音识别”阶段,言语声和环境声中的小声是完美音质及舒适聆听的重要因素,比如“鸟叫”、“铃声”、“各种乐器声”等。但对有高频死区的听障儿童而言,他们将失去聆听高频细小声的机会。助听器的可听度扩展功能可以将高频死区的声音线性转移到分辨能力较好的中低频,以便让儿童能够听到。因为采用线性转移的方式,只会有频率上的改变,对于声音的调制比(即声音的节奏,高低)都不会做任何更改,所以更大程度的保留了声音的真实性,更小的声音失真。
孩子佩戴的舒适和便利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耳背式助听器更适合儿童佩戴。软耳模可以更好的呵护宝宝稚嫩的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