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现听力问题,到医院首先需要做的检查就是“纯音测听”,一张小小的听力图,可以完整地反映一个人的听力情况。那么,纯音听力图到底该怎么看呢?

听力图是由横纵坐标围成的方格图,横坐标代表声音频率(即音调),纵坐标代表声音强度(即大小)。测试时,测试者将每个频率下,被测者刚刚能听到的最小声音分贝数,用符号标注在对应的坐标点上。纯音测听包括气导测试和骨导测试,气导测试通过气导耳机给声测试,骨导测试通过骨导耳机绕过外、中耳,直接振动颅骨给声测试。测试结束将各频率气导听阈连线(一般骨导不连线),即完成听力图绘制。

常见的听力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正常听力表现在听力图上,气导和骨导曲线均应在25dB以内。

2.当骨导曲线在正常范围内,而气导曲线在正常范围以外时,表示声音在途经外、中耳时,一部分能量被消耗,可将病变范围锁定在外、中耳。称为“传导性耳损”。

3.当骨、气导曲线一致,且都在正常范围以外时,表示声音在途经外中耳时能量未被消耗,可将病变范围锁定在感受声音的耳蜗或耳蜗以后的听觉通路,称为“感音神经性耳损”。

4. 当骨、气导曲线均在正常范围以外,且两者分离时,表示外中耳和内耳(或蜗后)病变同时存在,能量在传导各阶段均有消耗,称为“混合性耳损”。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言语频率主要集中在500—4000Hz范围,所以临床上将言语频率(500、1000、2000、4000)对应的气导听阈平均值,作为耳损分度及耳损定残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