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为三大品牌,澳大利亚COCHLEAR,奥地利Medel,美国AB。
国产耳蜗品牌有:杭州诺尔康、上海力声特。
说到人工耳蜗效果,实际就是每个品牌均有康复很好的孩子(康复明星),也都有不怎么好的孩子,人工耳蜗的效果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致聋的原因(影响耳蜗螺旋神经节残存数量,另外孩子听损程度和效果的相关性比较小)、言语学习能力以及康复过程的努力。当然,手术能不能做成功,耳蜗电极有没有放到位也是会影响到术后效果,但这个是可以通过手术专家努力进行有效控制的,但孩子的致聋原因、学习能力是较难改变的,这也是出现人工耳蜗术后效果各异的主要原因,从各厂家统计的耳蜗植入后的平均言语识别率来看,安静环境差异不大。噪音环境有些差异,但文章发表刊物的份量不足。

所以选择人工耳蜗时,如果把要注意力放到去看效果,其实并不能得到全面真实的信息,因为你看到的孩子很多都是经过挑选来增强你的信心的(信心当然也很重要),所以建议挑选耳蜗时可以从下列几点来考虑:
植入体安全性
人工耳蜗分为体内植入部分(植入体)和体外处理器。选择时需要注意植入部分产品的稳定性(累积生存率或称完好率),因为植入体内部分损坏,需要重新手术更换;但不要太过份的把这个安全因素看成唯一的决定因素,因为重新植入从统计学上来讲属于小概率事件。另外,人工耳蜗手术是一个很精细手术,并非一个很大的手术,对人体的创伤还是很小的。另外目前各厂家植入体均采用钛金属封装,累积完好率差异性就会更小一点,早期AB、Medel考虑到组织相容性采用陶瓷外壳,陶瓷外壳封装需要把两种材料(陶瓷与金属)镶接在一起,连接处范围也比较大,累积完好率会弱一些,但2004-06年左右这两厂家也采用了钛金属封装,累积完好率的差异性就很小了。具体统计数据可以向厂家咨询,记得查看时要按型号来看,而不是全部产品的平均值,因为有些品牌早期产品型号选用的不同封装材料。
芯片运行速率
首先植入体内的植入体速率固定下来后是不能通过外边升级变快的,其次,从多导人工耳蜗誔生(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耳蜗芯片及刺激速率是在不段提高的。速率提高带来言语处理策略更新和提升,言语处理策略提升带来了言语识别率以及声音质量的提升。高速率在未来升级的空间会大一些。另外从耳蜗电极的数目来说,目前最多为22个有效电极(22个是不是同步工作也受限于芯片的总处理速率);正常人听声音如果也做类似通道对比的话要有上千个信道,人工耳蜗的电极数目要远远低于正常人信道数,在传递相同量声音信息的时候,空间不够有时候就需要用时间维度来弥补,高速率会通过时间维度传递更多信息。

另外,通常速率和脉宽呈反比关系,但如果为了追求快速率,脉宽过窄往往达不到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也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完整问题。
体外设备使用便捷性
体外设备大小、电池的使用时间长短、防水性能等都会影响到使用的便捷性。目前有品牌体外设备已经做到了像头件一样大小。
服务、调机的便捷性
尽可能选择离家较近的植入中心,如果调机和服务路程太远,会增加家庭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听觉有道助听器价格:http://www.hearway.cn/products.html
文章发布于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上午8:5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