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助听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新型最小的助听器,较以往最小的完全耳道式助听器还要小20%~30%左右,在佩戴者侧方90度观察可达到100%隐形,在声学上也有其一系列的优势,是助听器品类中处于高端的产品,主要面向人群为对外观及音质要求较高的听力下降人群,其主要包含纳米助听器和红宝石隐形助听器两种。
而验配隐形助听器主要是因为有以下几个优势:
1、赫尔姆霍茨共振效应
由于耳廓具有反射和折射声波的作用,声音在进入耳道时,在4000~5000Hz之间声压增大,有6~8dB的共振,也就是说,声音在4000~5000Hz范围,在进入麦克风之前就有了放大。隐形助听器位于耳道深部,不影响耳甲腔的共振功能。由于耳甲腔的共振频率在4000~5000Hz,隐形助听器的麦克风增益的最高峰在5000hz以上,对高频的补偿效果更好,因此可以增强高频助听效果。
2、镜面效应
镜面效应即耳廓效应。高频声的波长较短,耳廓可以增加声音中高频部分的增益,而低频声的波长较长,耳廓作为一个反射面(镜面)衰减了低频声。耳廓对于大于2000Hz的声音,其随频率增加而增益增加。但耳廓效应与它的测量点有关,如果在耳内式助听器的麦克风处测,这种效应就很小;如果在隐形助听器的麦克风位置测,这种效应就很明显。除了耳廓与耳道对频率的影响,隐形助听器高频信息还会受到与耳廓相关的赫尔姆霍茨共振效应的影响。耳道式助听器也略受其影响。与赫尔姆霍茨共振效应不同,镜面效应首先与助听器的麦克风位置有关,且这一现象非常稳定。耳廓的大小只起着次要的作用。
3、气球效应
气球效应即Boyle’s定律,表明压力与容积的关系:容积的减少会导致压力的增加。隐形助听器位于耳道深部,致使外耳道容积减小。根据容积与压力呈反比关系可知,容积减小压力增加。Marshall认为,与相同功率的耳道式助听器相比,在鼓膜处隐形助听器的低频输出要高5dB,高频输出高10~17dB。
4、减少堵耳效应
隐形助听器位于耳道深部,主要是外耳道骨部。当患者发声时,引起外耳道壁软骨部共振所产生的声波外泄,而骨部振动产生的声波较少,因此可以减少堵耳效应。
由于隐形助听器所具有的外观特点及声学特点,在验配师验配隐形助听器时也须注意,由于隐形助听器的出声口距离鼓膜较CIC更近,因此在选择验配参数时,可以在CIC的基础上使增益降低3db。
但是,隐形助听器适配范围相对CIC较低,价格昂贵。另外,由于隐形助听器对体积的要求非常高,制作难度大,也是当前外壳重做率最高的一类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