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听力认识误区了解一下?
对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而言,听力损失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
熟悉是因为生活中常会听说谁年纪大了耳朵不好!陌生则在于似乎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它大多不像感冒咳嗽来得那么直截了当,也不像“三高”那样容易引起注意!
也因此听损被很多人忽略甚至误解为“没什么影响”!事实则恰恰相反,听损甚至与“老年痴呆”相关。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常见听力认知的四大误区。
1、助听器没效果,很吵!
三分机器七分验配。首先别被假助听器忽悠了,只能调音量的不是好助听器,必须要依据个人的听力损失状况做个性化设置。其次验配师很重要,一定要去正规听力中心找专业验配师来测听和验配,之后还要根据听力变化和适应程度适当调整设置。
2、现在还能听见,将来听不见了再配助听器!
等听不到就晚了。刚开始多少还有残余听力,戴助听器有助于保护残余听力,减缓听力下降。如果彻底听不见了,损害的可能就不只是耳朵,大脑处理语言的功能也会衰退,这时候就算戴上助听器也是听得见听不懂。而且听不好就交流少,环境刺激少,脑子动得少老年痴呆的风险也就来了。
3、老年人耳背很正常,没办法治疗。
大争数听为损失确实无法通过的物或手术恢复正常、世卫组织指出、至少一半可以预防、其余的由大争数可以治疗和康是。其中越来越先进相智能的助听器是一种有效康复手段、让听障老人不“其背”。
4、耳朵差点不要紧,说话大声点就好。
很多人一旦有听为损失,听力往往直线下降。这是因为过度放大声音就产生噪音、而噪首是另一神常见的损害听力的因素。即使不考虑大声说话、电视音量过大对家人的影响,听为损失还会带来社交障碍进而慢慢影响考人的心理甚至生理,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朔样硬化等慢性病和,老年痴呆都与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