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助听器调试,儿童助听器应该怎么调试?
儿童助听器调试是一个系统繁杂工程,也是长期必备。
由于听觉系统发育程度、心理状态、视觉、智力、反应能力等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儿童助听器调试须依靠助听器验配师和父母及孩子的配合,才能达到更好、更理想的效果。
因此,为听损儿童选择、调试和评估助听器一直是一个巨大挑战。
儿童调试助听器,尤其是给初次佩戴助听器的婴幼儿调试助听器,其实是一个塑造“接近健听人”的声音响度感受的过程。
因为孩子之前没有对声音的认知, 所以验配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聆听习惯,也就是培养宝宝学会有意识地用耳朵去听声音。这个阶段做好的前提就是,我们需要确保婴幼儿能听到足够但不会过大的声音。
本文将主要和您分享:
1、如何获得准确的听力结果?
2、如何选配合适的助听器?
3、助听器调机建议
4、一些给家长的建议
助听器调机的前提是:要有准确的裸耳真实听力和合适的助听器。
如何获得准确的听力结果?
家长们都想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听力损失究竟到什么程度,但孩子年龄越小,就越不容易得到准确的听力测试结果。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孩子的听力情况呢?——主要分为客观测试和主观测试。
1客观测试内容
相信每位家长手里都有孩子在医院睡眠状态下测试的结果,如声导抗测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等,这些不需要孩子配合反应的测试,就是客观测试。
通过客观测试可以了解小龄儿童的听力情况,但由于每项测试都有不同的诊断意义,所以需要医生或听力师做综合判断。
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医院测试的结果会受到测试仪器、测试人员、孩子测试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使测试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在为小龄儿童做助听干预时,这些结果是不够精准,反映的问题也不够全面。
2主观测试内容
主观测试需要孩子对声音产生反应并通过某种行为表现出来(如将头转向声源或做出某种特定的动作),在清醒状态下了解孩子整个听觉传导通路的情况,通过这些反应来判断孩子的听阈。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孩子的听力情况,我们需要小儿主观听力测试与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包含哪些内容?
(1) 行为观察反应测试(BOA)
适用年龄:6个月以内在特定的测试环境下,给孩子刺激声,常用的刺激声是由“发声玩具”产生。确定孩子是否对刺激声做出相对年龄的行为反应,如眨眼、停止吸奶、皱眉等。
(2)视觉强化测试(VRA)
适用年龄:6个月~2.5岁
VRA是将听觉信号与光、声和动物玩具结合起来。给孩子建立起听到刺激声就会转头看向声光玩具的条件。以声光玩具作为奖励,可以激励孩子很好地完成测试。
(3)游戏测试(PA)
适用年龄:2.5岁~6岁
游戏测听是让孩子参与一个简单有趣的游戏,教会孩子对刺激声做出明确可靠的反应。
对于能够配合小儿主观听力测试的孩子,在主客观结合判断听力损失程度后,如果主观测试能够保证准确,主观测试结果为主要依据。
选配合适的助听器
在为儿童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对助听器的性能要求通常会更高一些。
儿童学习语言其实就是一个模仿说话的过程,只有听到清晰完整的言语信号才能正确发音,并且纠正错误的发音。
所以,助听器的清晰度越高,舒适度越高,给孩子带来的帮助就越大。
助听器是否适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功率。
当听损较轻时,切勿选择超大或特大功率的助听器,因为听力轻的人要求的是声音的清晰度及舒适度,如果功率偏大,助听器的本底噪声也会大;同时,频宽也会更窄,音质相对较差,清晰度也相对没有功率小的好。
而当听力很重的时候,功率足够就很重要了,毕竟声音的响度是否足够,是助听器有没有效果的前提保障。
其次,助听器的品牌、性能、单双耳、外观等也比较重要。您可以根据实际的聆听需求来选择助听器品牌、档次和性能。
助听器调试建议
1 儿童助听器调试的基础公式
儿童助听器调试的基础公式:DSL V5
DSL V5公式是是国际上公认的公式,设计者最初的意图是为无言语能力的儿童选配助听器,后来基于对感音神经性听损儿童言语觉察的研究,我们发现产生最大言语可懂度的基础是言语信号被放大至足够的感觉级,而这个公式在每个频率上确保给予了最大的声音响度,因此我们一般会选择这个公式作为儿童助听器调试的基础公式。
2真耳分析
由于人的外耳道并非是直的,而且宽窄程度每个人也不一样,这样就让助听器实际到达佩戴者鼓膜的响度会与验配师想要达到的响度有所不同,而且小儿的差异远大于成人,因此,为了尽可能达到精确验配,必须要通过真耳分析得到实际的耳朵内的响度值,并以此为基础调节助听器,从而获得最佳的助听器验配效果。
3MPO(最大声输出)的调试
MPO调试的目的是:
1、提高言语可懂度:通过对助听器最大声输出的设置,使助听器佩戴者能舒适地感知环境声和言语声,从而避免最大声输出设置过小导致助听器响度不足和对言语可懂度降低。
2、避免声损伤:是针对不同的听力损失进行最大声输出设置,使助听器输出的声音信号介于听障者舒适可听的范围,避免声输出设置过大使助听器佩戴者产生不适感,甚至损伤残余听力。
4准确地应用助听器移频技术
首先介绍"移频"的概念。移频技术主要针对高频区损失较重或者高频区没有残余听力,并且在佩戴上助听器后高频区还是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偿的患者,移频技术会将补偿不好的高频声音变成可以补偿到的中高频声音,从而达到让其听见的效果。
比如客户4000HZ声音补偿不理想,而2000HZ能够很好的补偿,移频就把接收到的4000HZ压缩转移到2000HZ,这样用户就可以听见4000HZ的声音了(但是听到的声音对于我们健听人来说是失真的)。
所以移频是否开启:取决于孩子高频的裸耳听阈值,原则"能不开移频就不开,能少开移频就少开,但如果需要移频就必须开。"
5定期给孩子进行评估
分别是助听听阈评估,听觉言语能力评估和问卷评估。
6家长在孩子康复中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一些给家长的建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助听器调试到位只是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好的聆听的基础,孩子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能达到什么程度,更重要的是看家长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去引导教育孩子。
1、目前最科学的判断孩子佩戴助听器效果的方法,需要结合助听听阈评估、问卷评估和听觉言语能力评估三个方面才能下定论。详情请见耳朵树微信文章《助听器补偿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呢》。
2、定期调机不是必须的,因为经常调助听器对于孩子来讲会改变整体的聆听感受,频繁改变是有负面效果的。只有孩子听力出现大的变化,或者助听效果不理想时才需要调整助听器。
3、定期评估是必须的,类比为定期检查身体。验配师和家长都需要知道孩子的听力损失情况和助听器的效果是否发生了变化,若发生了变化可以及时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切忌长时间不关注孩子的听力情况和助听效果。
4、帮孩子逐渐适应助听器
听障儿童戴上助听器后,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首先要培养孩子佩戴的兴趣。
儿童初戴助听器会感到不舒服,有的孩子一戴上去就又哭又闹,或者用手抓掉,家长应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给孩子做示范动作,让其感觉戴上助听器后是很开心的,以此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
其次,助听器应先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先孩子练习聆听熟悉的声音,如流水声,关门声等,再逐渐过渡到在多样化声音的环境中,以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助听器。
5、务必进行言语训练
半数以上听障儿童在理解别人说话和表达自己的意愿时都会存在一些困难,如发音口齿不清,因此言语训练是听障儿童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常婴幼儿到1岁以后才能说出简单的词语,3岁以后的语言比较接近成人的语言。在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应不断地进行听觉积累,大量地接受语言刺激,在听的基础上获得言语。
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听觉刺激,一个重度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未得到有效训练,其语言不可能发展,因而有“十聋九哑”之说,关键原因是在语言发育关键期没有得到听觉刺激。
相反,同样是一名重度先天性听力障碍孩子,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借助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方法,使其能得到听觉刺激,语言就可以发育。但错过了语言关键期即使得到听觉刺激,语言的正常发育也将非常困难。
听觉有道助听器:http://www.hea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