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这13大技术的助听器,畅听足矣!(一) 中我们讲述了助听器技术清单中的6大技术和功能,有多通道、多程序、方向性麦克风、降噪、反馈抑制等,今天继续奉上清单中的另外7大技术和功能,它们都有什么作用,给弱听人士能带来哪些好处。
7.学习功能
具有学习功能的助听器可以通过机身上的按钮或遥控器“培训”助听器,让助听器学习并记录弱听人士在某个环境下,助听器的音量和程序偏好。
比如,每天早上超市购物的时候,弱听人士觉得吵闹,想要小声些,通过助听器按钮将音量降低,并将程序调至合适的程序。
与此同时,具有学习功能的助听器都“默默”地学习起来,几次重复调节音量下来,助听器记录下弱听人士在购物的时候就会自动设置低音量和程序这个偏好。
最后,弱听人士只要前脚迈进超市,助听器就会自动的调低音量,切换到相应程序,一气呵成,而无需弱听人士动手操作了。
8.数据记录
目前,很多数字助听器都可以记录每个程序下使用的时间,每天平均使用时间,在某个环境下调节音量、程序、音调的次数等使用情况。
这个功能在调试助听器时非常有用,它就像一个细心的贴身助手,悄无声息地提供“数据支持”,帮助验配师寻找和解决弱听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9.电感电话
对于部分弱听人士来说,接听电话是一个难题。
通过助听器来听电话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简单地将电话听筒靠近助听器麦克风,让麦克风拾取到来自电话的声音信号;
还有一种就是手动切换到电感程序,利用电磁感应,助听器中的拾音线圈收集到电话的电磁信号。
一些助听器中有自动电话传感器,它可以通过感应电话中的电磁信号,自动切换到相应的电话程序。
有些高端助听器还能综合双耳无线技术,把一侧的电话信号传至对侧助听器,实现电话放一侧耳朵,两只耳朵同时接听的效果。

10.无线连接技术
以往,无线技术主要是使用蓝牙无线装置,该装置有戴在脖子上的,还有放在口袋里的,它可以通过蓝牙发射器接收声音再发送给助听器。
比如,无线蓝牙装置接收手机发出的蓝牙信号后,将这个信号传给助听器,助听器将信号转化为声音,即实现了蓝牙通话的功能,这也是第9大技术中提到的两种助听器打电话方法之外的第三种方法。
无线蓝牙装置还可以通过蓝牙中转设备,将其他音频信号无线传给助听器,比如电视机和MP3的音频信号。
目前,除了蓝牙技术外,与蓝牙技术隶属同一频率范围的2.4GHz无线技术正成为助听界的无线潮流。
具有2.4GHz无线技术的助听器和无线装置,可以不借助中转设备,直接将音频信号传输给助听器。
更有部分助听器可无需任何设备,直连iPhone、iPad等设备。
11.遥控调节
许多助听器可以实现无线调节。
起初主要用于调节体积较小的助听器,如深耳道式助听器,以及一些动手操作不是很方便的老人,只需手指点点遥控器的按键,就能调节助听器的音量和程序。
即使一些可以自动调节的高档助听器不需要手动调节,但很多助听器用户仍然觉得遥控器远程调节很实用。
目前,很多遥控器与无线连接设备合二为一,且不止可调节音量、切换程序,还可以调节音调。
此外,还可与相应的手机APP配合使用,在手机上还可遥控调节助听器的方向性麦克风模式、降噪喜好等参数。
12.移频
许多偏高档助听器有称为频率转移或降低频率的功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移频。
如果高频听力下降至重度或极重度,即使增益调大再多,弱听人士还是觉得高频声听不到,言语听不清楚。
这种情况,可开启移频功能,将高频段的声音信号“移”至低频段,通常会有不错的效果。
我们知道,言语中中辅音信息主要集中在高频段,通过移频,将这些听不到的高频信息“移”至听力更好的低频区域,能一定程度改善弱听人士的言语交流。
13.耳鸣掩蔽
具有耳鸣掩蔽器的助听器可以制造并发出一些不来自于环境的声音,例如白噪音、粉红噪音、布朗噪音;
还可模拟环境中的声音,如海浪声,并根据弱听人士的耳鸣情况,进行声音强度和频率的调整。
这些声音能够减轻弱听人士对耳鸣的感知,帮助其缓解或减少耳鸣带来的困扰。
除了已介绍的这13大技术和功能,目前数字助听器还具有诸如无线充电、防水防尘等功能,赋予助听器更便捷的操作,更个性化的聆听体验,更有保障的使用寿命。
当然,助听器的技术和功能不仅限于此,随着助听技术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满足弱听人士需求,更好改善其有声世界的“高大上”音质的助听器,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