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品牌价格
会员登录

登录账号

登录密码

注册新账号

登录账号(手机)

登录密码

密码确认

修改密码

原密码

新密码

密码确认

详解助听器的无限可能性

来源:无  2018-11-19
分享到:

  随着听力技术的发展,助听器在不断改进,这一点毋庸置疑。

  近年来,助听器外观上的改变,例如高等级的防水防尘机身;

  助听器佩戴舒适度上的改变,例如耳背式助听器中的开放细声管、授话器外置设计,耳内式助听器中的各类型优化通气孔设计;

  助听器附加功能上的改变,例如把助听器与世界无缝连接的无线连接功能......

  这些改变大大提高了弱听人士的可听度和舒适度,但在言语的可懂度上,助听器仍不可避免其局限性。

  

  但是别禁锢于助听器的局限性,助听器也有无限可能。

  今天,我们将从另一个“深层次”,举一个例子,打一个比方,好好说说助听器的这个局限性。

  当然,细说局限性是为了紧接着更好地理解、憧憬助听器的无限可能。

  一、如何理解助听器的局限性?

  虽然近年来助听器在数字降噪、方向性技术等上屡屡出新,但对于有些抱怨“听得到,听不清听不懂”的弱听人士来说,终不免需用“助听器不是好耳”和“听不光要用耳朵,更需靠大脑”来解释。

  

  1、“听到”和“听懂”是两码事

  这个解释不是推辞,更不是为助听器免责,因为听觉功能的“可听度”和“听懂度”依赖于不同的方面。

  一个声音被“听到”(即可听度),需要引起听神经冲动,从而让大脑感知;

  而一个声音被“听懂”(即可懂度),则需要引发一种特定的神经活动模式,才能被大脑的语言中枢识别。

  2、“听不到”和“听不懂”

  当我们的耳朵有听力损失后,不仅仅会削弱耳朵放大声音的能力,即“听不到”,还会伴随有其他重要和复杂的听觉功能损伤。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听觉功能损伤就是降低神经活动的整体水平,且改变大脑神经活动的模式,使大脑不再识别得出改变后的神经活动模式,也就是“听不懂”。

  

  3、举个专业的例子:耳声发射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英文简称DPOAE,指的是当两个频率的声音同时进入耳朵刺激耳蜗后,在外耳道可以记录到一个额外的由耳蜗产生的声音,而这个记录到的声音是原来两个声音的复杂组合。

  在做DPOAE时,如果这个额外的声音检测不到,则往往说明耳蜗功能受损。

  这个额外的声音是由耳蜗释放出来的,它不仅由耳蜗传到了外耳道,也会往上引起神经活动,传到大脑。

  听力受损之前,大脑能够识别这样的神经活动模式,即能“听懂”。

  患有听力损失之后,虽然佩戴了助听器,可以通过放大声音来恢复耳蜗对这两个原始频率的敏感度(即“听到”)。

  但将两个声音进行复杂组合和释放额外声能的这个工作,受损的耳蜗“做起来”已不如从前,而目前的助听器技术无法完成,因此就不会引起原来那个额外的神经活动。

  如此一来,由助听器放大声音引起的神经活动模式(无额外神经活动),就与大脑所期望的神经活动模式(有额外神经活动)不一样了,大脑就不“认识”这样新的模式,当然就表现为言语可懂度变差(即“听不懂”)。

  4、打个通俗有趣的比方

  打个比方,把耳朵和大脑之间的沟通看成两个人的沟通。

  当听力正常时,耳朵和大脑之间对话是用“普通话”交流。

  当出现听力损失时,在大脑看来,耳朵并不只是降低音量在说话,而是用了一种全新的“外国话”在与大脑交谈。

  助听器能帮助耳朵提高音量说话(即放大声音),但无法将耳朵的“外国话”翻译成“普通话”。

  对于大脑来说,此时戴了助听器的耳朵就像一个外国游客一样,虽然说话的声音够大,但只能听“普通话”的大脑终究不明白“外国话”的意思,也就是“鸡同鸭讲”“听不懂”。

  所以,当耳蜗损伤不大,功能受损较轻时,助听器矫正听力后的言语可懂度往往不错,即“听到听懂”;

  但是,当耳蜗损伤严重,功能大损或丧失时,助听器就无法矫正听力损失带来的言语可懂度大降了。

  因为,目前尚不清楚助听器应如何转变输入的声音,以引发与听力正常时相同的神经活动模式。

  二、着眼局限性,助听器有无限可能!

  前面详详细细的讲述了那么多,相信大家对助听器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个理解上升到了更具体的大脑神经活动模式。

  清楚地了解了局限性的根源,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助听器注入无限可能——人工智能。

  1、机器学习

  近年来,“机器学习”的进步已经被用于改善许多技术,包括用于医疗设备。

  通常来说,“机器学习”被用于识别复杂的数据。

  运用在助听器上,它可以通过比较听力损失之前和之后的神经活动,进而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声音转换。

  但是,“机器学习”不是变魔术,它需要大量的数据作辅垫。

  2、大数据

  值得庆幸的是,除了“机器学习”,最近在记录神经活动的实验工具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这些新工具能同时记录数千个神经元,相信能提供所需的“大数据”。

  “机器学习”和大规模电生理学(“大数据”)的结合使用必将为助听器设计的全新方法提供重要机会。

  3、新一代助听器

  新一代的助听器将有潜力进行更复杂、更精细的声音转换,而不是仅仅依靠工程师手工设计而来的简单声音转换。

  如此一来,这些新的声音转换将很可能与听力正常时耳蜗处理的声音转换一致,获得听损前、后相同的神经活动模式使助听器能够既实现可听度,又恢复言语可懂度。

分享到:
新闻排行榜
Copyright ©2017-2021 听觉有道健康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助听器价格-西门子助听器-峰力助听器[人工耳蜗]助听器行业网
蜀ICP备202200084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2876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