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的时候,“生下来是一个健康的宝宝”成为了全家人最大的心愿。
但是总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天使降落人间,例如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新生儿。不同年龄阶段听力各需要注意哪些保护措施?
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超高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罹患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儿童得以早期发现。
统计数据显示,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竟然如此之高,达1‰-3‰,居儿童先天性疾病之首。
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危害大
“哑巴”可能是首先映入我们脑海的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的形象。
“十聋九哑”形象地说明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直接影响,儿童的言语发育迟缓,孩子可以表现为口齿不清、不能发出可辨别的语言。
不仅如此,先天性听力障碍对儿童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扩大,影响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显著、越来越严重。
由于听觉-言语障碍,儿童不能同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互动,进而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育,可表现为理解能力差,行为不遵守社会规范,沟通、交流能力发育受阻。
长此以往,可导致儿童的性格行为异常,影响儿童的学习,以及成年后的就业、社会的相容性。
早期精准干预是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康复的唯一途径
家里有“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宝宝,需要早期干预吗?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是一高度可干预性疾病。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儿童在6月龄内得到合理的干预,其言语康复可接近正常听力人群的水平,而且与听力下降的损失程度没有相关性。
因此,先天性听力障碍宝宝的家长们,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应当积极地给孩子进行干预。
助听器是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的干预措施之一,现在对于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的助听器干预尚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孩子戴了助听器,一辈子就摘不掉了,不如不戴。
眼睛视力不好,看不见、看不清,戴眼镜大家都习以为常,不会因为戴眼镜而取笑某个人。
助听器也一样。佩戴助听器并不能改变一个人本身的听阈。戴了助听器能听见外界的声音、与人交流,为什么不戴呢?
无论是否佩戴助听器,这些聆听技巧都对您有用
误区二助听器会让孩子的听力越来越差。
研究表明,听障儿童的听力下降与是否佩戴助听器无关,但与引起听力下降的疾病本身、与不恰当地选配助听器有关。有些疾病(如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会引起听力逐渐下降,但与助听器无关。
配眼镜要通过验光来检测眼睛近视或远视的度数,配助听器也是如此,所以精准的听力检查非常重要。眼镜度数深了浅了非但看不清,反而会加深眼睛度数。听力检查不精准,再好再贵的助听器也是浪费。
误区三助听器先随便配一个,以后再配一个好的。
助听器的价格从几百到数万,跨度超乎了大家的想象。高品质的助听器具有高保真、宽频带增益、方向性麦克风和数字化降噪等功能,性能和质量也更好,价格也常常较高。
婴幼儿是通过聆听声音来学习语言的,因此对助听器性能的要求通常要比成人高。在为患儿进行助听器验配时,除了保证助听器的各项电声学特性能满足儿童发育过程对频率响应和输出的要求,还要考虑对言语清晰度等的要求。因此,建议家长依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尽量选择高品质的助听器。发生听力下降时如何采取治疗方案?
误区四助听器戴上了,怎么一个月、二个月还没有讲话?
如果一个儿童已经3岁了,但是从未听到过正常的声音,那么他的听力年龄同他的生理年龄是不相等的。听到说是一个发育过程。助听器并不能改变这个发育进程。
所以,佩戴了助听器的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宝宝也要经历一个自然的听觉言语发育过程。家长在其中要学会观察,遵循以家庭为中心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原则,尽早让患儿进入正常的语言环境中学习
推荐阅读:孩子听力有损失怎么回事,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办?
听觉有道助听器行业网:http://www.hearway.cn/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上午10: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