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听器,针对大众可能有的误解,有两点是需要特别指出:
一、助听器无法恢复已经完全丧失的听域,只能在原有的听力基础上“助”听而已。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已经听不到10 kHz 的声音,那使用了助听器之后,也无法听到10 kHz的声音。除了无法解决毛细胞完全丧失的情况,助听器更无法处理蜗后听损(即听神经等的损伤)的问题。
二、助听器的使用要根据个人的状况进行验配,否则不但无法帮助听力,还可能对原有的听力造成损伤。这就好比是配眼镜,每个人的度数、瞳距等都不相同,如果随意寻找一副眼镜来佩戴,往往不仅不会对视物能力带来帮助,还会导致头晕和视力的进一步减退。
前面提到,外周听觉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识别声音的强度和频率。如果在对应某些频率上的毛细胞受到损伤,那就无法正常收听到那些频率的声音,常常体现在感受到的声音强度低于声音的实际强度。如果受影响的频率发生在语音频率内,就会导致听话听不清。
举个例子,“上”的发音shang,声母 sh 和韵母 ang 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如果听损导致无法正常收听到sh,那就会把“上”听成“昂”,影响对话理解。由于不同的听损患者在感受各种频率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就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对助听器进行验配。譬如,如果一个人在1 kHz 上的听力比较弱,那就让助听器把 1 kHz 的音进行适量放大,使得患者能相对正常地收听到该频率的音。
听损患者也常会出现重振的现象,就是声音小一点(譬如40分贝)会听不清,把声音提高一些(譬如60分贝),就立即会觉得很吵。而对于正常人,40分贝到60分贝的音,都是在比较舒适的范围内。因此对于重振的听损患者,一昧地通过助听器把所有的音都无条件地放大,必然会使患者感到难受。对于这种情况,助听器也是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验配。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选择了正确的助听器,进行了合理的验配,患者对助听器的使用还是有一段适应和训练的过程,有时还需要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验配调整。总之,助听器不是很多人想像中那么随便弄一个挂在耳边就可以的,而是要根据每个患者听损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验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