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来自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的陈振声主任作了题为“听障成人的听力语言康复”的主题发言。我国听障儿童康复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而成人听力语言康复因各种因素还处于较低水平。陈主任向我们重点介绍了成人听力障碍的基本概念、康复原则与方法、计划、评价等过程。
首先,陈振声主任在会上强调各国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问题已受到国际关注,近三十年来,我国在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就儿童听力语言障碍康复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因此,我国儿童的听力语言障碍康复工作已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并超越国外发达国家的康复水平。但成人的听力语言障碍康复率却很低。
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
陈主任指出,短短四十年内,我国在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方面是国家及社会在政策、法规、经费、家庭、医疗、教育、科技、科研等方面的强力支持和人工听觉技术、人工智能和康复体系的迅速发展和逐渐强大。
另一方面是儿童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目标非常明确,使儿童恢复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听障成人的听力语言康复
据调查,我国听障成人数量占全国听障总人数93%,且1993年12月的联合国48届大会和2006年12月的联合国68届大会都制定了相关的条约和准则,要求共享社会资源,让每一个残疾人都得到均等的康复治疗机会。
但目前我国成人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因相关设备的配戴和人工耳蜗植入技术难度较大、关注度小、人力物力投入较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康复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
康复不仅仅是针对疾病和残疾,而是着眼于整个个体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方面进行全面康复。
五大康复包括医学康复、工程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
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
语言的种类有:口语、书面语、手语、手势语等。
感受语言的方式:听觉、视觉、感觉等。
成人听力障碍的分类及特征
退行性障碍
退行性障碍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代谢异常等原因导致的听功能减退。
主要特征:障碍不仅仅发生在听觉器官,听觉传导通路和听觉中枢也或多或少地被累及。
主要特点:先以听力障碍为主,进而影响到言语的交流,继发出现心理、情感以及认知能力的变化。
语后性听力障碍
指的是已经获得系统的口语能力,但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了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主要特征:听力损伤主要发生在听觉系统的外周部分,听觉中枢的功能少受影响。
主要特点:早期只表现为听力障碍,如不加干预,则逐渐导致言语的韵律和清晰度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言语。
语前性听力障碍
指的是出生时或婴幼儿时期即存在听力障碍,导致不能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口语能力。
主要特征:既有较严重的听力障碍,又有言语障碍且缺乏语言思维的能力。
主要特点:非有声语言(手语、手势语、书面语、看话等)成为了他们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
成人听力语言康复的原则
需求导向原则:根据患者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来确定对他的康复方案。
因人而异原则:为每一位成人患者制定只适合他的特殊治疗计划。
循序渐进原则:不能企图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要逐步进行治疗。
多元康复原则:除进行口语康复外,应尝试手语等其他语言康复。
鼓励互动原则:家人、朋友及医生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取得的任何成就都应给予鼓励,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影响听障成人康复目标设定的因素
康复对象个人的意愿;
家人和亲友的意愿;
康复对象的自身条件;
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评估;
康复设备的性能;
社会的支持程度。
听障成人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
设备应用
配备符合实际情况的或优化已有的康复设备。
听觉训练
退行性和语后性听障者,重点放在设备的使用和适应期过渡;
语前性听障者,听觉训练的内容不可或缺。
语言训练
退行性和语后性听障者,语言训练的难度在于设备的习惯;
语前性听障者的听、说“功能再塑”余地较小,语言训练的难度相对较大。
唇读学习
唇读对语音识别有帮助作用,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中,听力设备的使用,可明显提高唇读效率。
手语辅助
对于成年听障者来说,手语不会影响到口语的学习且手语和口语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此外,陈教授强调在康复过程中要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注重唇读和手语在整个康复过程中的结合使用。通过长期计划和康复手段的结合实施,使患者最终实现口语熟练、书面语熟练和手语熟练的康复目标。
成人听力语言康复效果的评价
评价要素
听觉康复
补偿后听觉敏度测试(听力补偿的水平);
听觉能力水平的功能评估(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语言康复
语言表述:考察的是他们使用语言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语言使用:主要是看他们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参与社会方面(成人听力语言康复最实用的评价指标)
指标:从融入家庭生活、学校学习、单位工作、业余活动、社区交流等方面设立;
评价主体:家人、亲友、邻居、同学、同事等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员。
评价方法
评价时机的选择:
初次评价:接诊一个个案时;
二次评价:康复设备的选配或优化完成时;
三次评价:听力康复设备使用三个月结束时;
四次评价:有效康复半年到一年左右时;
五次评价:四次评价后半年到一年左右时。
评价方法的选择:
对听觉能力的评价;
对言语能力的评价;
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评价;
对学习、工作支持的评价;
对社会交往能力提高的评价。
儿童的康复效果评价关注能听会说的程度,对于成人关注融入社会的程度。
成人听力语言康复的跟踪随访
需要注意随访时间、方式、内容的确定与结果的应用。
重度听障者辅助技术新成果
最后,陈振声主任分享了3种辅助技术应用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听障者进行日常的生活交流和学习,还可以进行各种语言间的相互转换,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他也鼓励大家勇于创新,研发新产品,为生活带来更大的便捷。
听障者专用手机(将健听者的声音转化成文字显示在屏幕上)
手机手语传输装置(将一方打的手语传输到另一方的屏幕上显示)
手语翻译手套和手环(将手语转化成文字)
手语翻译臂环
视觉信息沟通系统
陈振声,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药监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专家及浙大、吉大、武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世界康复工程与器械》杂志编委、《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等。正式出版《老年人听觉康复》、《听障儿童康复医学基础》等专业书籍二十余部;发表《指向性助听器临床实验报告》、《老年听障者助听器验配》等专业论文五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