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影: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效果初探
来源:听力行业通讯 2019-07-15
分享到:
杨影教授分析了当前国内早期干预计划的背景与现状、并确认“没有合适、个性化、精确和高质量的干预,早期的听力筛查和诊断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一观点。通过对45例0~2岁听障儿童的追踪调查,得出结果与讨论。
研究背景
国内外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现状
我国每年新增听力障碍儿童约有2.3万,听障儿童康复率约为29.7%,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听觉言语康复率相对较低,早期干预计划的实施与发达国家差距大,以社区和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计划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早期干预计划的发展
1967年,Downs提出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项目。1970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提出听障儿童早期干预计划(earlyinterventionprograms,EIPs),包括家庭访问计划、以家庭为中心的基础计划和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计划,并且强调专业人员和家长的配合。2002年,我国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提出家长资源中心、社区家庭指导和亲子家长学校等早期干预计划。
早期干预计划备受关注
早期听力筛查和诊断
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tteeOfInfantHearing,JCIH)先后发布的2000年和2007年《听力筛查蓝皮书》都将“早期干预”作为行动目标,并在2013年发布补充,文中明确“早期听力筛查的目的是进行早期干预,并强调如果没有合适、个性化、精确和高质量的干预,早期的听力筛查和诊断就没有任何意义。
研究方法与过程
听障儿童EIPs研究项目的初探
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2005)的支持下,杨影教授的团队对北京、上海、深圳、安徽和陕西的5个康复中心进行了2岁以内听障儿童的以家庭为基础的早期干预研究,康复效果评估方法包括问卷(CAP、SIR、LittlEARS、IT-MAIS和MUSS等)、助听听阈、言语识别测试(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和心爱飞扬言语测听词表)和认知能力测试等内容。
听觉言语能力发展
该项目对2岁以内儿童分组(12个月以内组、13-18个月组、19-24个月组)进行EIPs的听觉言语能力追踪研究,其中78%的听障儿童无需借助唇读可理解常用短语和交流内容;96%听障儿童的言语,不需费力倾听就可以理解连贯言语;12个月以内进行干预的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更明显。
进一步对比发现,大陆地区2岁以内通过EIPs进行干预的听障儿童听觉能力发展与台湾地区儿童相当,而言语可懂度的发展要高于台湾地区(早期干预的年龄3岁左右)。以上结果可能与我们早期干预的年龄小相关。
听觉能力
言语可懂度
进一步对已实施EIPs儿童5年后康复效果进行评估,采用心爱飞扬言语测听词表,包括安静环境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测试,发现安静环境下的听障儿童言语识别率达到80%以上,S/N=0dBHL时也可以达到50%以上。
台湾地区CAP和SIR
言语识别率
经验与反思
应重视实施EIPs家庭康复指导过程中的以下几点:
多学科团队合作;
康复技能指导与心理疏导相结合;
定期评估幼儿发展情况,及时反馈家长;
了解和尊重家长关注点,适度引导;
提供低结构化的家庭康复游戏;
重视亲子游戏方式和亲职能力指导;
指导方式多样化。
杨影教授总结,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计划实施具有深刻的影响,随着早期干预计划实施和干预方式的多样化,EIPs将推动我国听障儿童的康复率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