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次全国爱耳日的宣传主题引起更多人对耳朵的健康问题的关注。中耳炎作为较为常见的耳科疾病,给不少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那么中耳炎究竟是什么?对听力又各有怎样的影响?
事实上,中耳炎是指发生在中耳的炎性疾病。由于中耳承担传导声音的功能,所以中耳炎也是引起听力损害的常见疾病。中耳炎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如果儿童出现突发的耳痛,又有过感冒受凉或者游泳耳朵进水,那很可能是发生急性中耳炎了。严重的还会有耳朵流脓。该病常发生于夜间,患儿往往有剧烈耳痛,导致难以入睡。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慌张,因为耳痛往往在数小时内缓解甚至消失,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家长应及时带儿童去医院就诊。在确诊急性中耳炎后,医生常会处方滴耳液、滴鼻药和口服抗生素。
虽然大部分急性中耳炎可以不经药物治疗而自愈,但少部分急性中耳炎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尽管耳痛可能很快缓解,然而中耳的炎症可能并没有消除。所以应该按医生要求用药和复诊,警惕病情发展为慢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大多是急性中耳炎未及时有效治疗导致的。常表现为反复耳流脓和听力差。检查可见鼓膜穿孔。病情往往在耳朵进水或感冒受凉后复发。应用滴耳药和口服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往往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防止复发,因而需要手术治疗。
还有一种慢性中耳炎有胆脂瘤形成,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可以破坏中耳、内耳的骨质,包括破坏听小骨而影响听力,严重时可导致听力丧失、眩晕和面瘫,甚至颅内感染,危及生命,因而需要尽早手术。慢性中耳炎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清理中耳内的肉芽和胆脂瘤等病灶,修补鼓膜。
部分病人的听骨遭到破坏,还需要植入人工听骨。虽然手术的主要目是解决耳流脓的症状,但病人的听力也可能得以提高。根据病情,部分病人需要分期手术,在流脓问题解决、鼓膜修复后再行人工听骨植入手术以提高听力。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非化脓性的炎症。主要表现为耳闷、堵塞感,与乘飞机和做高速电梯时的感觉相似。还会有听力下降和耳鸣,但没有耳流脓的症状。较小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常在家长发现儿童对呼叫反应迟钝、看电视开大音量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到医院就诊才发现。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常常与急性中耳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以及增殖体肥大等有关。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以自愈,部分可以导致鼓室粘连、胶耳引起严重的传导性耳损。
分泌性中耳炎的就诊过程中,常需做声阻抗检查来了解病情变化。必要时还需要中耳CT检查明确诊断和评价病变程度。成人的单侧分泌性中耳炎要排除鼻咽部周围肿瘤的可能,如鼻咽癌等。因而需做间接鼻咽镜检查或鼻内窥镜检查来了解鼻咽部情况。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周期往往较长,可达数周至数月。一般三个月以内的分泌性中耳炎仍有较大可能自愈和治愈,可以保守治疗或观察,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如鼻炎、鼻窦炎和增殖体肥大等。病程超过三个月或治疗三个月不愈者需要考虑行鼓膜置管术,即在鼓膜上放置通气管,引流中耳积液,恢复中耳压力和声音传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