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长还不及硬币大小的助听器,技术和功能可能千差万别,因为真正的“核心”在内“芯”。
毕竟,助听器的学问是博大精深,其内“芯”缔造的各种繁多纷杂的技术和功能常常让弱听人士,甚至是验配师朋友都有点摸不清。
今天,就来好好理理,现代的数字助听器都有哪些技术和功能,它们都有什么作用,给弱听人士带来了哪些好处。
1.音量调节
助听器能够根据输入的声音自动增加和降低音量,这个功能避免了手动调节的繁琐。
但是对于部分弱听人士来说,仍习惯自己手动调节。
在很多助听器中,手动音量控制可以调节助听器的整体音量,大多数是助听器上的音量按钮或旋钮,也有一些可远程调节,如遥控器。
但是,这类音量控制通常只是简单地增加或减少声音放大,并不能提高言语的清晰度。
例如,当听到尖锐刺耳的噪声时,把音量调低了,降低这些噪声的同时,也会一并降低交谈中言语声的增益。
2.多通道
单纯的调节音量往往事与愿违,多通道解决了这个问题。
目前助听器能把不同频率的声音分成不同的频率范围,称作通道。
每个通道的增益可以独立调节,类似一个立体声均衡器,不同通道的声音放大程度可各有不同。
这个操作可以依据用户的听力情况,使用助听器编程软件来调节每个通道声音的放大量。
不同的助听器可编程的通道数是不同的,多通道助听器对声音的放大更为精确,能满足各种各样的听力损失,同时对聆听环境的分析更准确,且可优化助听器的其他功能。
通道数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不一定,当通道数超过15-20个时,会让声音变得“浑浊”。
有没有发现,目前大部分厂家的助听器,验配软件中可调节的通道数一般不超过20个。
而且对于一些听力损失,助听器通道过多,其改善效果并不如通道较少的。
3.方向性麦克风
挡在弱听人士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在嘈杂环境中的言语交流。
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声至关重要。
其中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将两个麦克风分别放在助听器前面和后面,麦克风将前、后的声音传至助听器处理器以分析声音环境。
当助听器识别到较高强度的噪声时,会降低后置麦克风的灵敏度,以减少来自身后的噪声。
一些低档的助听器可用按钮手动开启方向性麦克风降低噪声。
而高档的助听器处理器能在识别环境变得嘈杂后,自动降低后置麦克风的灵敏度;当环境安静下来,后置麦克风的灵敏度恢复正常,重新拾取后侧的声音。
这就涉及到不同的方向性麦克风系统。
但要注意,方向性麦克风只能做到减少噪音,但不能消除噪声。
4.数字降噪
改善噪声环境中的言语交流,除了方向性麦克风外,还可以通过降低某些通道的放大量来实现。
一般来说,有些频段通道对言语理解“派不上用场”,减少这类通道的放大有助于降噪。这类降噪对于来自前面和环境四周的噪声更有效。
有些通道对言语理解贡献不大,但有些通道携带了重要的言语信息。一些高端助听器可以通过增加言语信息所处通道的放大,来增强来自前方的言语声,让言语声比噪声更大。
然而,在一些非常嘈杂的环境中,不管怎么放大这部分言语通道,仍然大不多高强度噪声,就显得“鸡肋”了。
5.数字反馈抑制
有时,助听器会发出刺耳尖锐的啸叫声,这是助听器的声反馈所致。
声反馈是由于放大的声音从外耳道泄露出来后,重新被助听器麦克风拾取,声音被多次放大造成的。
目前,大部分数字助听器都有声反馈抑制管理器,声反馈的可能性相较于模拟助听器大大减少。
声反馈发生的可能性主要与助听器功率和听力损失的程度相关。
当助听器功率与听力损失匹配时,声反馈发生少;听力损失程度不重时,也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声反馈管理器。
此外,当助听器与外耳道贴合紧密时,也可以减少声反馈的发生。
6.多程序
助听器可储存多个程序,切换程序可用手动程序按钮或者远程调节(遥控器)。
每个程序通过优化不同的声学参数,以适应不同的聆听环境。
多程序还被用于一些特殊的用途,比如听电话用电话程序,看电视用电视程序。
一些高档的助听器可以分析聆听环境,并针对特定环境自动切换“程序”。
例如,当你从户外走进嘈杂的餐厅,它就会开启方向性麦克风和降噪功能对应的噪声程序。
而相对低档的助听器,可能需要通过助听器上的程序按钮或遥控器,手动切换程序来开启对应程序。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