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初,一则“寻找人工耳蜗”的消息被网友纷纷转发,并一度引起热议。其中,“价值20万”“需要做手术”等字眼让人们无法忽视人工耳蜗的存在。有网友提出疑问,自己的听力不太好,是不是也需要开刀植入人工耳蜗呢?与助听器又有何区别呢?
助听器与人工耳蜗都属于助听设备,都是通过特殊的电子线路,将外界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患者听力。与助听器放大声音的原理不同的是,人工耳蜗位于耳蜗内,对功能尚完好的听神经施加脉冲电刺激,使患者重拾声音。它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失聪人群的听觉功能。
只有极重度听力患者,助听器已经无法改善听力时才需要人工耳蜗。佩戴人工耳蜗后,语后聋者要经过几个月的康复训练,而语前聋者(小儿)则要经过2-3年的语言康复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听力辅助设备还有这些
为适应不同病患的需求,除了以上两种设备外,还有以下四种:
1、中耳植入式助听设备——振动声桥,振动声桥是通过植入体接收到外界的信号令传感器振动,这种机械振动传入内耳,就能让患者听到清晰而自然的声音。
2、骨锚式助听器,骨锚式助听器是利用自身的颅骨传导声音原理,将声音绕过外耳或中耳听力障碍部位,通过骨头直接发送到耳朵的听力部位,产生清晰声音。
3、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声电联合刺激,通俗说就是人工耳蜗加上助听器,其原理是利用短电极,只刺激耳蜗底转部分的听觉神经纤维,耳蜗顶部并没有电极刺激,避免常规人工耳蜗植入对相对完好耳蜗顶部的毛细胞造成损伤,可保留低频听力,提高术后言语识别率及真实感。
4、听觉脑干植入,主要适合双侧听神经瘤或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切除后、耳蜗骨化或听神经发育不全等患者。听觉脑干植入术中准确定位并将电极放于耳蜗核表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