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降噪耳机为了降噪,主动发射了声波去抵消噪音,对听力损伤其实更大。那么,真是这样的吗?
真相:
日常的噪声里面,大多是中低频阶段的声音,比如地铁、高铁以及飞机上的噪声等。生活中高频的噪声是比较少的,但一些警示声,如车喇叭声中有部分高频的成分。
传统的耳机分为密闭式耳机和开放式耳机。密闭式耳机的被动降噪量比较大,戴上之后,环境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小。不过这样做是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比如,我们戴上耳机走在路上,就有可能因听不到喇叭的声音而带来一定的风险。
而开放式耳机即使在听音乐的时候,周围环境的声音也会听得比较清楚。所以像在马路上跑步,过去往往提倡使用开放式耳机。
传统的密闭式耳机只能实现对中高频声音的降噪,要实现对中低频的降噪很困难。为此,人们开发出了主动降噪耳机。针对噪声,它不是被动地屏蔽,而是主动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音,在耳内与噪声形成干涉而抵消。主动降噪耳机在中低频的降噪效果很好,在高频的降噪效果比较差。这样,它既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噪声,又不会影响紧急情况下尖鸣的喇叭等警示音。
事实上,主动降噪耳机对听力肯定是有好处的。这是由于听觉有掩蔽效应,在一个比较吵的环境里面,比如噪声环境是70分贝,那至少要将音乐放到75分贝或者80分贝时,才能压过噪声。如果周围环境的噪音只有30分贝,那么45分贝的音乐就可以听得很清楚。
正因如此,当周围很吵,我们不自觉就会把音乐声音调得更大,不然就会有很多细节听不到。周围环境越吵,声音调得越大,对耳朵的损伤就会越重。特别是有的手机为了保证音乐里低音的效果,还会用一些补偿的手段让低音更大。